山西分校

您当前位置:公务员考试网 > 山西人事考试网 > 山西公安招警考试 > 试题资料 > 2012年政法干警招录入学考试(4)

2012年政法干警招录入学考试(4)

2012-08-01 17:25:18 山西政法干警考试网 //sx.huatu.com/zhaojing/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导读】华图山西招警考试网同步华图教育发布:2012年政法干警招录入学考试(4),更多资讯请关注山西华图微信公众号(shanxiht),山西招警培训咨询电话:400-0351-222

招聘公告:2012年政法干警招录入学考试(4)
招聘人数:人
报名时间:
山西电话:400-0351-222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IV.题型示例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第1~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我国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采取
A.从旧原则B.从新原则
C.从旧兼从轻原则D.从新兼从轻原则
2.我国刑法学说中公认的因果关系的首要特征是
A.客观性B.必要性C.危害性D.主客观统一性
3.关于单位犯罪,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单位应当对刑法规定的所有犯罪负刑事责任
B.对单位犯罪一般实行“双罚”
C.单位犯罪的实质特征是为了单位的利益
D.没有法人资格的私营企业犯罪的,以个人犯罪论处
4.关于过失犯罪,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的,不以共同犯罪论处
B.过失犯不存在未完成罪
C.既处罚过失结果犯也处罚过失危险犯
D.过失犯罪不构成累犯
5.甲给乙5万元请乙“教训”丙一顿,乙给丁2万元让丁打丙,并带丁辨认了丙。之后,
甲感到害怕,又打电话给乙说不打了,并说愿意承担“违约”责任,只需乙退回2.5万
元。乙当即说“听你的”,但未向丁转达。丁还是带人将丙打成重伤,甲的行为属于
A.犯罪预备B.犯罪未遂C.犯罪中止D.犯罪既遂
6.根据刑法规定,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情形是
A.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
B.尚未完全丧失辨认和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
C.不满16周岁的人犯罪
D.盲人犯罪
7.间接故意与直接故意最主要的差别是
A.认识因素不同B.意志因素不同C.动机不同D.目的不同
8.下列情形中,属于必要共犯的是
A.包庇罪B.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
C.寻衅滋事罪D.组织恐怖组织罪
9.张某潜入李某家中盗窃财物,被李某发现,张某为脱身而杀死李某后逃走。对张某的行
为应当
A.以非法侵入住宅罪、盗窃罪和故意杀人罪并罚
B.以盗窃罪和故意杀人罪并罚
C.以抢劫罪定罪处罚
D.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10.梁某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拘役1个月并宣告缓刑,其缓刑考验期限最低应为
A.6个月B.3个月C.2个月D.1个月
11.甲因与丙有矛盾,故邀乙相助打丙。到丙家后,乙冲过去给丙一拳,致丙口鼻流血;甲
随即刺丙一刀,造成丙重伤。关于本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对乙按故意伤害致人重伤处罚
B.对乙按故意伤害致人轻伤处罚
C.乙不构成犯罪,因为其拳击未造成轻伤以上的结果
D.对乙应当按照主犯处罚
12.邹某在盗窃时被当场抓获,经审讯,邹某主动交代了自己与李某共同盗窃某仓库的犯罪
事实。对邹某的交代行为应当认定为
A.自首B.坦白C.立功D.自首并立功
13.罗某因涉嫌抢劫被公安机关拘留,后寻机脱逃。罗某的抢劫行为
A.追诉期限为10年B.追诉期限为15年
C.追诉期限为20年D.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14.下列行为中,应当按盗窃罪定罪处罚的是
A.甲窃取一份绝密级的高考试卷,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
B.乙使用伪造的身份证办理移动电话入网,并使用该移动电话,给电信部门造成3万
元的话费损失
C.丙拣到一张他人的信用卡,然后持卡消费3万元
D.丁窃取他人在公共网络上的账号并使用,造成他人3万元的损失
15.邮政工作人员私自开拆他人邮件并窃取其中财物的行为,以下列哪种罪行定罪从重处罚?
A.盗窃罪B.私自开拆邮件、电报罪
C.侵占罪D.职务侵占罪
16.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李某与无业人员张某勾结,由李某利用职务便利同张某共同骗取本
单位的数额巨大的财物。对上述行为应当认定为
A.李某构成贪污罪,张某构成盗窃罪B.李某构成贪污罪,张某构成诈骗罪
C.李某和张某共同构成贪污罪D.张某和李某共同构成诈骗罪
17.甲、乙通奸生有一女,为避人耳目,将女婴置于人迹罕至的山林中,该女婴因饥渴而死。
甲、乙构成
A.遗弃罪B.虐待罪C.故意杀人罪D.过失致人死亡罪
18.甲为索取债务而将乙拘禁于一地下室,然后向其家属要求偿还乙所欠债务5万元。甲的
行为构成
A.绑架罪B.非法拘禁罪
C.绑架罪和非法拘禁罪D.抢劫罪和非法拘禁罪
19.下列犯罪中,必须告诉才处理的是
A.侵占罪B.所有的侮辱罪C.诬告陷害罪D.所有的诽谤罪
20.甲晚上见一老人提一公文包(内有现金2万元)独自行走,就冲上前去,夺包就跑,因
夺包时用力过猛,将老人带倒在地摔成重伤。甲的行为应当认定为
A.抢劫罪B.抢夺罪
C.过失致人重伤罪D.抢夺罪和过失致人重伤罪
21.我国《民法通则》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起始年龄为
A.7周岁B.10周岁C.14周岁D.16周岁
22.根据我国专利法规定,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应当具备的条件不包括
A.新颖性B.创造性C.实用性D.安全性
23.无因管理所生之债属于
A.合同之债B.法定之债C.特定物之债D.侵权之债
24.下列合同中,属于从合同的是
A.买卖合同B.租赁合同C.承揽合同D.抵押合同
25.我国《民法通则》所规定的代理种类不包括
A.法定代理B.委托代理C.指定代理D.遗嘱代理
26.我国对于机关法人的设立原则采用
A.准则主义B.许可主义C.放任主义D.强制设立主义
27.根据我国担保法规定,可以质押的权利有
A.著作权B.抵押权
C.专利权中的财产权D.名称权
28.土地承包经营权属于
A.用益物权B.地役权C.担保物权D.地上权
29.依据我国法律规定,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权利人丧失
A.实体权利B.胜诉权C.起诉权D.抗辩权
30.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保证的方式有
A.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B.最高额保证和最低额保证
C.法人保证和自然人保证D.约定保证和强制保证
31.宣告失踪引起的法律后果是
A.失踪人的婚姻关系终止B.失踪人的财产由他人代管
C.失踪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丧失D.继承开始
32.下列各项权利中,属于身份权的是
A.名誉权B.亲属权C.肖像权D.自由权
33.某甲未经某乙的授权,即以某乙的名义与某丙订立一份买卖合同,后某乙对某甲的行为
予以追认。某乙的这一权利在性质上属于
A.支配权B.请求权C.代理权D.形成权
34.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后,毁损灭失风险的承担人是
A.债务人B.债权人C.提存机关D.债权人和债务人
35.甲在与乙的互殴中将乙的耳垂咬下一块,没有影响到其听力。依民法规定,甲侵犯了乙

A.身体权B.健康权C.肖像权D.名誉权
36.下列法人中,属于财团法人的是
A.上市公司B.慈善基金会C.商业银行D.证券交易所
37.下列情形中,属于债的内容变更的是
A.债权转让B.债务承担
C.债权债务的概括承受D.标的物数量增减
38.下列公民个人享有的民事权利中,不.能作为遗产继承的是
A.房屋所有权B.股权C.作品修改权D.文物所有权
39.依我国法律规定,拾得人对拾得的遗失物享有
A.所有权B.使用权C.保管费请求权D.报酬请求权
40.根据我国商标法的规定,必须使用注册商标的商品是
A.药品B.香烟C.茶叶D.白酒
二、多项选择题:41~5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41.犯罪的“着手”是指
A.开始实施犯罪的准备行为
B.开始实施刑法某条罪状中描述的行为
C.开始实施实行行为
D.开始实施能够直接危害客体的行为
42.甲本欲杀乙,将乙的孪生弟弟丙误认为乙杀死。对此正确的说法有
A.甲对丙之死亡结果承担故意责任
B.甲对丙之死亡结果承担过失责任
C.属于对象认识错误
D.属于行为差误
43.作为中止犯成立的时间条件,“在犯罪过程中”包括
A.在预备犯罪过程中
B.在实行犯罪过程中
C.对故意犯罪的结果犯而言,在危害结果发生之前
D.对过失犯罪而言,在危害结果发生以前
44.在刑法理论上,实质的一罪包括
A.继续犯B.连续犯C.结果加重犯D.想象竞合犯
45.法律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结果的,应当免除处罚。这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
A.行为的刑事违法性消失
B.没有必要认定为犯罪
C.客观上没有造成实际损害后果
D.主观上继续完成该罪的危险性消失
46.下列选项中,从归责原则角度,属于民事责任的有
A.过错责任B.无过错责任C.违约责任D.侵权责任
47.下列选项中,属于引起债消灭的原因的有
A.履行B.混合C.抵销D.混同
48.公民被宣告死亡的条件包括
A.下落不明满4年B.被宣告失踪
C.利害关系人提出申请D.须由人民法院予以宣告
49.买卖合同属于
A.双方民事法律行为B.双务民事法律行为
C.有偿民事法律行为D.实践性民事法律行为
50.代理人同时代理双方为同一项行为是
A.自己代理B.双方代理C.代理权滥用D.无权代理
三、简答题:第51~5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的边框
区域内。
51.简述未遂犯的成立条件、处罚原则及其与预备犯的区别。
52.简述报复陷害罪与诬告陷害罪的界限。
53.简述民事权利能力的概念和特征。
54.简述债权人代位权的概念和条件。
四、辨析题:第55~56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要求对命题进行判断并着重阐明理由。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的边框区域内。
55.请对“在共同犯罪中,所有的实行犯都是主犯”进行辨析。
56.我国民间流传着“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的说法。请运用民法学的知识和理论对其加以
辨析。
五、法条分析题:第57~58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要求符合立法原意和刑法/民法
理论。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的边框区域内。
57.《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84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
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
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
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
期徒刑。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
重处罚。”
试说明:
(1)本条所规定的罪名和罪状的描述类型;
(2)本条所规定的犯罪构成特征;
(3)本条所规定的“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含义。
58.《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66条规定:“当事人互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应
当同时履行。一方在对方履行之前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一方在对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
定时,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要求。”
试分析该条法律规定。
六、案例分析题:第59~6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的边框区域内。
59.甲(19周岁)与乙(15周岁)合谋盗窃,并约定由甲携带匕首以防保安人员抓捕。当
晚12时许,二人到达某超市。甲进入超市,乙留在门外望风。甲发现无人值班,遂窃
得现金5万余元,二人平分。此外,人民法院还查明以下事实:(1)甲于6个月前曾经
抢劫他人财物2000元;(2)甲于1年前因犯抢夺罪,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2年,
缓刑3年。
请分析:
(1)甲、乙二人在超市作案的行为应如何认定?为什么?
(2)对甲、乙二人如何处理?为什么?
60.某市国际中心正在举行大型车展。车展主办方在车展入口处设有一个巨型标志牌。2002
年6月10日,该市刮起6级大风,刮倒了标志牌,当场砸伤两名参观者,并砸坏一名
参观者的私车。两名伤者因治疗所花费的医疗费、误工费共计5万余元,私车修理费
5000余元。
问:
(1)此案涉及何种民事责任?
(2)该种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3)该案的责任应由谁承担?根据何在?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2.A3.A4.C5.D6.D7.B8.D9.C
10.C11.A12.B13.D14.D15.A16.C17.C18.B
19.A20.B21.B22.D23.B24.D25.D26.D27.C
28.A29.B30.A31.B32.B33.D34.B35.A36.B
37.D38.C39.C40.B
二、多项选择题
41.BCD42.AC43.ABC44.ACD45.ABD
46.AB47.ACD48.ACD49.ABC50.BC
三、简答题
51.答案要点:
(1)已经着手实行犯罪,即开始实施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犯罪行为。
(2)没有得逞,即没有能够实现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犯罪基本要件。
(3)没有得逞是因为意志以外的原因,即违背犯罪人主观愿望和意图的主客观原因。
(4)对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5)未遂犯与预备犯的区别在于是否着手实行犯罪。
52.答案要点:
两者的主要区别是:
(1)客体不同。前者侵害的是公民的民主权利,即公民的控告权、申诉权、批评权、举
报权和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后者侵害的是公民的人身权利和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
(2)犯罪对象不同。前者的对象是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后者的对象可以
是任何公民。
(3)行为方式不同。前者表现为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
报人进行报复陷害的行为;后者表现为捏造犯罪事实,向国家有关机关做虚假告发的行为。
(4)犯罪主体不同。前者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后者的主体是一般
主体,可以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5)犯罪目的不同。前者的目的是损害他人的某些合法权益;后者的目的是为了使他人
受到错误的刑事追究。
53.答案要点:
民事权利能力是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
其特征是:(1)民事权利能力是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一种
可能性;(2)民事权利能力包括民事主体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3)民事权
利能力的内容和范围由法律加以规定,与主体意志无关;(4)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主体人身
的存在是不可分离的,民事主体不能转让或放弃,他人也无权限制或剥夺。
54.答案要点:
债权人代位权,是指债权人为保全自己的债权,而以自己的名义代债务人行使其到期债
权的权利。其成立条件包括:(1)须债务人对第三人享有到期债权;(2)须债务人对第三人
享有的债权非专属于债务人自身;(3)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债权并对债权人造成损害;(4)债
务人的债权已到期,债务人陷于迟延。
四、辨析题
55.答案要点:
(1)这个说法不完全正确。
(2)在共同犯罪中,实行犯不一定都是主犯,因为我国刑法划分共同犯罪人种类的依据
不是分工,而是作用的大小。
(3)在共同犯罪中,实行犯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
(4)在共同犯罪中,实行犯起次要作用的,是从犯。
(5)在共同犯罪中,实行犯被暴力胁迫参加犯罪且起次要作用的,是胁从犯。
56.答案要点:
(1)这种说法不完全正确。
(2)民法上的债是特定人之间请求为特定行为的民事法律关系,而我国民间所谓“债”
主要指金钱债务,因此该说法不能适用于所有债的关系。
(3)即使是金钱债务,也可能因某些事由而不能得到法律的保护。第一,违法之债不
受法律保护,如赌债;第二,诉讼时效届满之债不受人民法院的强制保护。
五、法条分析题
57.答案要点:
(1)本条的罪名是挪用公款罪,罪状是叙明罪状。
(2)构成特征:
①侵犯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国家财经管理制度以及公
款使用权。
②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
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
③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
④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并以归个人使用为目的。
(3)所谓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是指挪用公款数额巨大,因客观原因在一审审判
前不能退还的。如果行为人有能力归还而拒不归还的,以贪污罪论处。
58.答案要点:
(1)本条是合同法关于同时履行抗辩权的规定,其目的在于扩张债的效力,充分保障合
同当事人的债权。
(2)同时履行抗辩权是指在双务合同中,一方当事人在他方当事人未履行合同义务而请
求其履行时,有拒绝履行自己义务的权利。
(3)根据本条规定,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成立需要具备以下条件:第一,须当事人双方基
于同一合同互负债务;第二,双方所负债务没有履行顺序;第三,对方当事人未履行或适当
履行其债务。
(4)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效力在于:当对方当事人未履行或未适当履行其债务时,权利人
有权拒绝履行自己的债务,由此导致的合同迟延履行,责任由对方当事人承担。
六、案例分析题
59.答案要点:
(1)甲与乙共同盗窃的行为不构成共同犯罪。因为乙不满16周岁,根据刑法规定,对
盗窃行为不负刑事责任,所以与甲不构成共同犯罪。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且参与犯罪的人是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甲为单独犯。
(2)对甲和乙的处理及理由:
①对甲的处理:
甲进入超市盗窃5万元,尽管自己只分得赃款的一半,乙分得另一半,仍然应该对整个
犯罪总额负责,并判处相应的刑罚。
人民法院应对甲在6个月前所犯的抢劫罪进行审理,并判处相应的刑罚;同时还应撤销
缓刑,将未执行的抢夺罪的2年有期徒刑与犯抢劫罪所判处的刑罚、犯盗窃罪所判处的刑罚,
按照数罪并罚的规定进行并罚。
②对乙的处理:
乙因不满16周岁,根据刑法规定不予刑事处罚,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
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60.答案要点:
(1)此案涉及的是建筑物致人损害的特殊侵权行为民事责任问题。
(2)该种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是:第一,建筑物或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
坠落的事实。第二,损害后果的客观存在。第三,建筑物或者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
脱落、坠落的事实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3)本案应由车展主办方对损害承担责任。虽然巨型标志牌是因大风刮倒而造成损害,
但巨型标志牌是由车展主办方设立并管理的,因此,主办方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根据
《民法通则》第106条第3款和第126条的规定,建筑物致人损害的责任由建筑物的所有人
或管理人承担。责任人不能以自己对建筑物的倒塌没有过错为由而主张免责。
V.参考书目
刑法学:
1.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3月14日修订)及其修正案。
2.立法解释
3.司法解释
以上刑事法律、立法解释、司法解释截至2009年8月31日。
4.参考书
可参考各大专院校的教材和专家学者的有关著述。
民法学:
1.法律规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2)《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
(8)《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2.司法解释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
(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
(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6)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7)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
(8)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3.参考书
可参考各大专院校的教材和专家学者的有关著述。
 
(编辑:admin)

图书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各地联系方式 华图就在你身边

山西华图11地市40余家学习中心
  • 山西华图
  • 太原华图
  • 大同华图
  • 临汾华图
  • 长治华图
  • 忻州华图
  • 吕梁华图
  • 阳泉华图
  • 运城华图
  • 晋城华图
  • 晋中华图
  • 朔州华图